大连理工大学首页English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致敬•芳华|胡祥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大工方案”

2025-05-03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长期以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扎根实践培养卓越管理人才,凝练商学新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大批优秀教师笃行厚学、立德树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立足三尺讲台、心怀国家未来,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内涵。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推出“致敬•芳华”专栏,介绍部分教师的学术思想、育人感悟和感人事迹,以此为代表,向所有老师们致敬!

图片

胡祥培教授团队面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运营模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与“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溯源与收益分配方法研究”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为依托,针对学校定点帮扶单位云南省龙陵县的特色产业以及物流发展困境,运用团队在区块链溯源、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等相关成果,探索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形成了“大工方案”。


开启龙陵帮扶计划

在胡祥培教授带领下,团队依托多年来在西藏林芝市开展的松茸产业数字化赋能经验和研究工作基础,2024年6月开启了云南省龙陵县特色产业帮扶计划。针对该县的黄龙玉、咖啡和牛油果等龙陵县特色产品面临的规模小、生产销售分散和物流场站建设相对滞后等发展困境,运用区块链溯源、物联网监测与冷链优化技术,构建“数字认证—品质追溯—智慧物流”全链条解决方案,以科技创新推动边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龙玉防伪溯源

黄龙玉是龙陵县重点打造的产业。然而,目前玉石市场还存在着以次充好和假冒伪劣现象,阻碍了龙陵黄龙玉品牌形象的塑造。针对黄龙玉面临的难题,胡祥培教授团队依托前期西藏松茸与木耳产品区块链溯源的研究基础,采用“区块链+数字签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珠宝玉石数字证书生成方法”,使得黄龙玉商品全生产阶段信息的不可篡改,并通过对企业来源认证实现了黄龙玉的信息来源和实物保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珠宝玉石商品防伪溯源系统,目前已依托云南本达黄龙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了应用示范。该系统有效降低了黄龙玉市场买卖双方的信任壁垒,并将有力净化黄龙玉产业的市场环境,为龙陵县黄龙玉的品牌塑造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团队成员陈琦、赵蒙、孟德全、王军栋等还出席了“玉出龙陵,遇见非洲翠”启动仪式和2025年首届非洲翠行业峰会,并应邀作了“基于区块链的珠宝玉石商品防伪溯源系统”主旨报告,并进行了溯源系统的发布。团队针对珠宝玉石商品防伪溯源系统的实施对云南本达黄龙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进行了系统性培训。

图片

打造楠迪咖啡品牌

图片

云南龙陵依托云贵高原特殊气候孕育出世界级精品咖啡,代表性企业楠迪咖啡却受制于山区物流瓶颈与品牌势能不足,面临着品牌难以推广、优质不优价等困境。针对企业现状,胡祥培教授团队成员结合楠迪咖啡的天然种植条件以及品牌特色,凝练出“云巅咖香,楠迪天成”品牌口号,为楠迪咖啡设计了专属的Logo,并推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时间节点及销售模式的多样化产品组合,为楠迪咖啡的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团队设计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咖啡豆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咖啡豆的完整溯源信息。

图片

前不久,胡祥培教授团队成员与楠迪咖啡企业就咖啡防伪溯源、产品销售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后续团队将为楠迪咖啡生产的高品质咖啡豆提供专属的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并开发相应的系统,为龙陵高品质咖啡的品牌打造奠定基础。

图片

图片

牛油果营销创新

除了黄龙玉和咖啡,龙陵县勐糯镇的牛油果口感细腻、果实硕大肥美,品质极佳。然而,牛油果产品原有销售模式单一,冷链运输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胡祥培教授团队积极推动了八方农业牛油果种植基地与京东集团的合作,构建了一种基于平台供应链的营销模式,将供应链各方主体有效整合到京东平台上,打开“农场到餐桌”全通道。在物流方面,还提出了企业物流、龙陵县农特产品物流和京东物流的三方物流合作模式,该模式可有效打通牛油果运输“最先一公里”,以实现优质优价、价值共创,助力龙陵县牛油果品牌建设。


图片

图片

开筹建乡村物流众包平台

图片

团队成员陈琦、赵蒙等前往龙陵县龙山镇核桃坪村对农村物流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该村处于高海拔偏远山区,存在物流成本高、需求波动大的双向流通瓶颈。针对该问题,胡祥培教授团队提出一种乡村物流众包平台的运营模式。该模式通过供需匹配算法优化9个物流节点布局,结合动态订单聚合与竞价匹配机制,使村民兼具服务供需双重角色。此方案能够极大提高物流效率,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图片


策划特色产业电商发展大赛

图片

上述科技助农及定点帮扶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支持和指导。2024年11月,胡祥培教授团队在云南龙陵向大连理工大学、保山市、龙陵县有关领导汇报了相关对口帮扶工作,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咖啡、牛油果、黄龙玉等品牌塑造和智慧物流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团队提出的“大工方案”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团队还联合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老师共同策划开展了第二届“特色产业电商发展策划大赛”经线上初赛,在山东省博兴县开展决赛,大连理工大学黄龙玉组、咖啡组项目团队荣获特等奖。

图片

胡祥培教授强调:“扎根中国大地,解决管理难题,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未来,胡祥培教授团队将继续立足龙陵产业现状,提出与完善更多“大工方案”,持续助力打造龙陵特色品牌,为实现当地百姓的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图片

胡祥培

胡祥培,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95年12月进入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职称,2000年4月被确定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任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0年3月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4月开始任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年1月开始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7年任全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轮值主席,2023年12月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主任。此外还兼任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多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6和第7届学科评议组管理科学与工程组成员、第7届和第8届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商务与物流管理、 区块链与数智管理、智能运筹学与动态系统实时优化控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上一条:五四青年说 | 不忘梦想,当不负年少时!

下一条:致敬•芳华|秦学志:校园剪影,岁月留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