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认证全满贯、全球顶尖学者加盟、师生国际互动频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向流动”的国际化生态,正为全球化变局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鲜活样本……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大工经管”)自成立伊始,便率先引入现代管理理念,结合中国管理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与方法。1984年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合作举办中国首个MBA项目,开创了中国MBA教育的先河。基于这种探索精神,大工经管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办学风格。
国际认证作为全球商学教育质量的权威标尺,代表着商科教育的世界顶级水平。对标国际认证,以认证抓建设,以认证促发展,是大工经管落实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自2009年启动认证工作以来,历经近六年建设,大工经管于2015年通过AACSB认证。此后于2018年、2021年相继获得EQUIS、AMBA认证,是全球第106所通过三大国际认证的学院,也是中国内地第7所、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同时通过三大国际认证和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的高校,实现了国际国内顶级商学院认证全满贯。2021年起连续通过AACSB与EQUIS的多期持续认证,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组织活动,深化全球合作。2025年举办AACSB师资标准与分类研讨会暨东北地区成员院校研讨会,在AACSB Elevate: Asia Pacific大会分享中国管理案例研究经验。通过构建“认证-交流-提升”的闭环机制,大工经管正积极搭建区域性交流平台,推动东北地区商科教育共同发展。
AACSB认证证书
EQUIS认证证书
AMBA认证证书
系统推进国际化战略,努力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拓展人才培养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大工经管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01 战略引领,构建全球合作网络
早在2015年,大工经管就组建了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智库功能与全球链接优势,开展战略研讨与决策咨询,提升国际化治理水平,强化全球视野下的战略协同。2024年对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进行了改组,邀请来自香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以及BMW、SAP等国际知名公司的13位教育、研究和商业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加盟,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原美方教务长、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荣休教授Joseph A. Alutto担任主席。科隆大学管理、经济与社会学院院长Ulrich Thonemann教授作为唯一来自德国精英大学的委员,推动大工经管与科隆大学签署了师生交流合作协议,深化了双方师生互访等方面务实合作。此外,大工经管还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签署了博士双学位项目及硕士双学位项目协议。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2024年年会
与科隆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朋友圈”在拓展,合作半径在延伸。大工经管全面深化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加强博士生/博士后联合培养、本硕联合培养等多层次的实质性国际合作。
02 育人为本,拓展国际视野格局
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国际师资,中外导师联合培养不可或缺。大工经管与挪威科技大学合作申报的“大数据与项目管理联合培养项目”获批202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依托此项目,已派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启动联培。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申报新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现了从学生个体出访向导师协同育人的机制转换,中外导师组深度协同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
开展优秀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习营系列品牌活动是大工经管深化国际学术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研习营以“汇聚全球智慧,赋能青年人才成长”为目标,邀请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的知名学者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主编来校讲学,聚焦学术前沿动态与研究方法创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深度思想碰撞。国际学术精品课程、圆桌论坛、学生会议等特色活动深受欢迎。两年来,研习营吸引了来自韩国、英国以及国内多所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近3000人次参与。研习营把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引进来”,搭建高水平学习交流平台,极大方便了校内外优秀学者与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对其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能力非常重要。
2024年第一届优秀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习营圆桌论坛
完善学生项目推介,推动学生长短期交流学习是大工经管长期坚持的工作。2020年以来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科隆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签订“3+1+1”本硕联培、学生交换、博士联合培养等项目20项,累计派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访学团、专业学位MBA访学团、拔尖创新访学团、本研贯通学生团组12个,资助访学学生200余人次。
与亚琛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首批“拔尖创新”学生团
首批“本研贯通”学生团
03 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化能力
大工经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海外研修培训,进行国际化师资培养,助力教师成长。2024年起连续派出4人学习国际前沿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人才兴教,海纳百川。大工经管积极拓宽引智引才渠道,加大引进海外人才力度,邀请优秀学者来校交流学术,开展合作研究,进行短期授课。同时,提高对海外访问学者的考核要求,提升质量,务求实效。2020年起已聘任海外访问学者30人,包括海外学术大师5人、海外访问学者(学术类)23人、海外访问学者(授课类)2人。
优选学科领域影响力强的顶级会议,把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延伸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是精准吸引海外优秀学者的重要渠道。大工经管密切与POMS、EURAM、AIB、AOM、INFORMS等会议的工作联系,发布招聘信息,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组队开展海外引才。2020年以来已引进15位海外高校毕业教师。
04 全球发声,扩大国际能见度与影响力
举办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吸引全球顶尖学者参与深度研讨,可以为师生创造便捷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大工经管承办了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全体大会政策与管理集群主题论坛,举办了第十届亚洲低碳国际会议、交通运输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研讨会、数智化项目治理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2021年举办“同窗友情”英才育成计划项目之“经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周”。2022年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线上举办经济管理学术论坛。目前,正与早稻田大学合作筹备即将召开的第24届知识与系统科学国际会议(KSS 2025)。
第十届亚洲低碳国际会议与人员合影
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流合作是国际化的又一窗口。2020—2022年连续三年举办大连理工大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术及文化线上研习营,邀请来自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等专家学者线上进行学术研讨,与其优秀师资开展合作,为其优秀学生来华留学作铺垫。大工经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2021年签订交换生协议,该校每年派出学生进行学习交流。
国际品牌形象塑造也必不可少。大工经管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了英文网站,精准传递学术特色与办学优势,定期更新学术成果、国际项目等。打造官方账号,构建全球学术社交网络。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制度化的国际化实践探索,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国际影响力,谱写了商科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条:《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5年度影响因子大幅增长
下一条:聚焦国际认证,共促区域发展——AACSB师资标准与分类研讨会暨东北地区成员院校研讨会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