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宋金波教授担任第一作者,山东建筑大学宋凌川讲师作为通讯作者共同撰写的论文“Doing is believing: how the interplay among multimodal practices influences frame change”在国际顶级期刊《Organization Studies》在线发表。《Organization Studies》是组织管理领域顶尖期刊,属于FT 50国际顶级期刊之一。该期刊创刊于1980年,隶属于欧洲组织研究协会(EGOS),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该论文是宋金波教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此外,论文也是《Organization Studies》创刊45年来,首篇来自纯中国大陆学者团队的研究论文。
研究概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参与到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尽管数字技术的引入伴随着美好的战略愿景,然而随着一线员工的日常实践,其对新兴技术的认知框架可能发生剧烈变迁,导致数字化转型失败或组织变革受阻。然而,现有研究对于认知框架变迁过程的理解主要聚焦于话语和叙事的实践,忽视了一线员工作为“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所经历的多模态体验。
在此背景下,论文以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为例,采用民族志与案例研究方法,从语言、物质、具身的多模态视角揭示了一线员工的认知框架变迁过程。在该案例中,随着一线员工通过多模态参与到数字技术的日常工作中,具身实践中的痛苦遭遇扭转了对于数字技术的积极印象,其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框架从“帮手”逐渐转变为“负担”,最终导致组织数字化转型变成了“形式主义”,在实践中,一线员工最终通过“表面妥协、私下敷衍”来象征性地遵从项目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求。通过分析该案例,论文揭示了三种不同的跨模态机制:有限互联(Limited Interconnecting)、渗透(Permeating)、共鸣(Resonating)。此外,本研究超越基于语言维度的传统框架视角,从具身和物质维度对框架变迁中的“定调”(Keying)与“沉浸”(Engrossment)过程做出重新诠释,为组织成功落地实施新兴技术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作者简介
宋金波(第一作者)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项目投融资决策与治理、基础设施管理、复杂项目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项目6项,教育部、财政部课题各1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咨询项目20余项。近年来,发表Organization Studies、Public Administration、EJOR、Regional Studies、TRB、Risk Analysi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RA、TRD、TRE、Energy Economics、JEM、RSER、Technovation、ANOR等权威SCI、SSCI期刊论文,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要期刊论文等近100篇。
宋凌川(通讯作者)
山东建筑大学讲师。2020-2024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宋金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治理、项目社会评价和项目数字化转型,发表Organization Studies、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等期刊论文。此外,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研究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上一条:2025年度中国国有企业研究院国有企业理论研究开放基金立项评审会议召开
下一条: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再创历史佳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