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大连理工大学期货研究院联合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国内有关高校、期货相关机构共同发起建立“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案例库。
该案例库的建设以大宗商品产业链企业、期现结合公司、期货及衍生品交易机构、期货公司等市场主体为主要案例采编对象。7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组建跨学科采编团队,前往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开展调研与交流。本次活动由大连理工大学期货研究院执行理事郭晓利教授带队,经济系副主任陈阵、副教授马艳艳、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马晓蕾,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期货项目负责人王维纳,北京物资学院期货学院院长邵永同、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孙皓、金融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战雪丽,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十余人共同参与。
上午,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南华期货总部大楼及投资者教育基地。跟随讲解员的介绍,调研团队系统认知了期货行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通过专业展陈深入了解期货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在大宗商品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讲解内容细致全面,展厅兼具科技互动与专业,有效深化了调研团队对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多元化路径的认知。
南华期货高级顾问李北新对调研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解读了国内期货行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期货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同时,他结合产业客户套期保值等典型案例,解析风险管理工具在稳定企业经营中的实践价值,并重点介绍了南华期货依托全业务牌照优势构建的国际化综合服务体系。
随后,横华国际副总经理俞振州向师生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全球业务网络、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及国际市场运作模式,聚焦金融领域国际化发展路径。讲座深化了在座学生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认知,提升全球视野与行业洞察力,为未来参与国际金融实务奠定专业基础。
南华基金总经理助理宋常畏以“资产管理皇冠上的明珠”为题,以期货行业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南华基金为例,系统分析行业趋势。他指出,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撑资管业发展,居民财富管理转型与监管规范化推动银行理财、信托、公募等多业态竞争。聚焦公募领域,宋常畏强调南华基金以“投资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固收+”及量化策略打造特色化发展路径,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下午,一场聚焦产学研协同与服务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深度研讨会如期举行。调研团队与南华期货各部门及各项目负责人围绕南华研究院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协同机制、“南华商品指数”编制逻辑及市场应用、场外衍生品及期现结合服务产业链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案例与成效等角度进行了多维度、建设性的交流,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复合型人才。
通过本次实地考察与专业研讨,团队系统性地获取了期货行业前沿动态、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模式及其战略布局与实践经验,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鲜活案例依据。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期货研究院将进一步拓展与南华期货等业界领先机构在案例研究、课题攻关、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探索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有效路径。
上一条:热联集团企业行:探寻大宗商品贸易领军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下一条:我院国际博士生斩获阿拉伯世界商业领域顶级学术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