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长期以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扎根实践培养卓越管理人才,凝练商学新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大批优秀教师笃行厚学、立德树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立足三尺讲台、心怀国家未来,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内涵。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推出“致敬•芳华”专栏,介绍部分教师的学术思想、育人感悟和感人事迹,以此为代表,向所有老师们致敬!
20世纪60年代,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针对在推进各领域工程项目中遇到的问题,钱学森与华罗庚两位老一辈科学家高瞻远瞩提出项目管理的统筹法,不仅应用于我国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科技领域,更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在我国不断诞生伟大工程的背后,工程管理领域长期以来的粗放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其中,投融资决策不当、治理混乱和过程管理低效是实践中的卡脖子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连理工大学组建项目管理研究中心(戴大双教授任首届中心主任),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宋金波教授作为接棒者,聚焦于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重大需求,从不确定条件下项目决策、项目治理和项目过程管理等方向开展“立地顶天”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
提出不确定条件下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决策与治理理论
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决策领域,宋金波教授围绕事前合同设计、事后再谈判及提前终止补偿决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方法,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决策理论。研究成果在城镇综合开发、环保、交通、能源等30余个PPP/BOT项目上得到应用采纳,避免了工程决策中的重大损失。相关建议还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引用或采纳,被二十国集团智库、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等机构引用和媒体报道,获辽宁省领导批示。发起的PPP学术高峰论坛、PPP学术30人论坛和中国高校PPP论坛已成为领域内的知名研究智库。
宋金波教授为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大连湾跨海交通“隧-岛-桥”集群重大工程等振兴东北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咨询服务。为大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提出的“弹性特许期”和“非累积收益返还方式”两个建议被采纳,为政府规避国外投资者在合同中隐藏风险、防止其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暴利提供了决策指导,为政府节省补贴支出超过6亿元。
针对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需求,宋金波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新型城镇化项目治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为了改进基础设施项目治理绩效,通过对全球69个国家1378个项目开展调查、建库与实证,建立项目属性、外部情境与治理工具选择的匹配方法,确定出不同条件下有效治理工具的选择策略,弥补了实践中“一刀切”、盲目选择项目治理工具的漏洞。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征迁改造难题,在全国19个省市开展大规模纵向跟踪研究,提出公众“知(感知)-情(情绪)-意(意愿)”理论模型,揭示征迁过程中公众支持意愿的变化过程,为基层政府制定治理策略、打通民意“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提供依据。针对环境、能源、市政等项目频发群体性事件而被污名化的现实问题,提出印象重塑、开放后台、具身体验、技术升级等策略,为实现“去污名化”提供了事前、事中、事后解决方案。
根据国家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的部署,宋金波教授带领团队依托数智化技术和工商、管科、环境、土木学科的交叉优势,获批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环境基础设施数智化协同管理”。团队主攻环境基础设施协同供给、协同运营与协同治理三个研究方向,结合农村分布式污水处理、洱海截污治污、废弃物一体化协同处置和数智化监管等需求,致力于构建环境基础设施数智化管理的中国自主话语体系,讲好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善治的中国故事。
宋金波教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咨询项目20余项。在Public Administration、EJOR、TRB、Regional Studies、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10余项。研究报告被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s收录,被世界银行引用。研究成果及相关建议被中央办公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参舆情中心采纳,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
构建复杂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体系
复杂装备研制项目是“工程的工程”,其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呈几何级数增加,系统逐级分解后各级节点之间交叉关联,导致职能管理的低效、混乱与失控。宋金波教授围绕船舶、机车等多类复杂装备的研制需求,设计了任务、专业、职能多维分解后的适配网络结构模型,创建了涵盖进度、技术状态、现场、物资、质量、人力资源、费用、风险、信息和试验管理等模块的复杂装备研制项目集成管理体系,解决了因任务、专业和界面交叉导致管理复杂度和不确定性激增的难题。
在这一领域,主持多项部委课题,牵头获得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被评价为“为研制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应用单位鉴定为“国际先进”,经济和社会意义重大。
探索经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宋金波教授扎根教学一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践育人与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从产教融合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企业基地遴选、教学团队组建等方面探索构建经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形成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能力提升、企业反哺获益、培养质量提升的多赢成果,得到AACSB、EQUIS、CAMEA和AMBA认证专家的一致称赞。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并获得科技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颁发的“中国项目管理发展二十年杰出教育贡献奖”。指导学生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获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
宋金波
宋金波,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目智慧决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环境基础设施数智化协同管理”负责人,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智化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研究(22&ZD068)”首席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首席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
上一条:致敬•芳华|徐梦俏:为建设智能、韧性的全球海运网络及多式联运网络而持续努力
下一条:十砺黄沙终鸣霄|大连理工大学代表队勇夺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金沙鸥”奖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