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至12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鑫率队赴奥地利、德国开展为期一周的国际交流访问,院长助理徐照光、国际合作与认证办公室主任艾婧元随行。此次访问成果显著,在与国际认证组织构建深层次合作、与德国顶尖高校开展务实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院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维也纳之行:共商全球商科教育未来
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孟林茜与学院代表团一同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2025全球成员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Annual Meeting)(ICAM 2025)。ICAM是AACSB每年举办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与年度成员大会,本次大会汇集了全球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0位商科教育同行。
会议期间,宋丹会见AACS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ly Bi,执行副总裁、首席成员官、亚太区执行董事Geoff Perry,介绍了我校发展情况,重点推介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化发展历史及发展理念,并就全球化案例推广及资源共享、对接国际商科教育标准、强化与全球顶尖商学院及企业合作网络等工作计划开展深入研讨。AACSB高度认可学院成就,愿助力对接国际顶尖商学院资源,并邀请学院参与后续会议分享中国管理案例研究经验,为全球商科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参加AACSB 2025全球成员大会与AACS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ly Bi及执行副总裁、首席成员官、亚太区执行董事Geoff Perry会面
会议期间,学院代表团不仅深入了解了全球商学院的发展趋势,也与国际国内同行就相关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叶鑫院长与中国地区与会代表交流
中国地区与会代表与AACSB代表合影
德国访问:深化与德国顶尖高校多层次务实合作
结束维也纳行程后,代表团转赴德国,先后访问了亚琛工业大学、科隆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三所世界知名高校,此次行程标志着继2024年学院出访德国与三校建立友好关系后,双方合作迈入实质深化阶段。
在亚琛工业大学,宋丹与校长授权代表、学校基金会主席Bernd Markert共同见证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叶鑫与亚琛工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Helmut Dinger签署4+1.5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协议。
与亚琛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学院优秀本科生在大二至大四期间完成6门预备线上课程,顺利完成学业后,第五年可赴亚琛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学期的深造和实习,该本硕一贯制国际化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整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力促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代表团还看望了在亚琛工业大学的博士联合培养学生,深入了解在德学习生活情况,传递学校、学院关怀。学生也向学校、学院详细汇报了访学的心得体会与收获。
看望在亚琛工业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学生
在科隆大学,叶鑫与管理、经济与社会学院院长Ulrich Thonemann教授共同签署了师生交流合作协议。院长Ulrich Thonemann作为我院2024年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改组后唯一来自德国精英大学的委员,积极推动两院合作,此次协议签署不仅深化了双方在师生互访方面的务实合作,更标志着我院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改组取得的首个实质性合作成果。
与科隆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参观科隆大学卓越创业中心
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访问期间,代表团与管理学院代理副院长Stefan Minner教授就博士生、博士后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基于双方在数据驱动的供应链质量管理领域已有的深入合作基础,此次会谈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合作框架。
访问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招才引智: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访问期间,在慕尼黑成功举办了人事人才政策宣讲会,30余位优秀留学生和青年学者到场参与交流。叶鑫、徐照光分别从学校学院概况、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招聘岗位需求、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与意向人员和潜在应聘者进行了互动沟通,充分展示了学院广纳天下英才的诚意和决心。
人事人才政策宣讲会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校友交流,鼓励校友与学院紧密联系,凝聚海外资源助力学校学院发展。
此次欧洲之行是学院“锻造新优势”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深入交流,为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国访问期间,深化了与全球顶尖高校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署多项实质性合作协议,推进高水平合作落地,为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一条:大连理工大学期货研究院校外实践导师聘任仪式暨师生见面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经济管理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部署2025年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