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走进大工双创讲坛第23期
在全球市场贸易逐步趋于世界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家特别是大连企业家如何作为与应对是师生普遍关注的话题。6月23日下午,经管学院特邀达伦特集团董事长、我校MBA创新创业导师王立新走进校园作了题为《国际经贸环境发展趋势及企业战略思考》的讲座。王立新历经二十余年国际商海拼搏,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对国际贸易争端都有深入的探究与思考,他将自己的实践真知,言简意赅地呈现;他将教科书般精准应对良策,坦荡分享。
王立新作为达伦特集团创始人,1997年从外贸专业公司下海创业,即亲历企业高速发展期,也亲历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蜡烛反规避制裁而导致的中国石油蜡烛全面退出美国市场的灰暗期;即有采取海外建厂战略,成功地规避了美国与欧盟的反倾销制裁的应变;也有领导中国蜡烛行业多次应诉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反规避诉讼,用了8年时间的各种努力,打掉了欧盟的贸易制裁,重新恢复到了零关税的胆识与睿智。经历20余年的风雨洗礼,不仅达伦特走出困境,还发展成为一个跨国集团企业。王立新的身经百战,愈挫愈勇,让他和他的团队有幸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
他开篇强调企业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要有全球化视野、前瞻性思维。他分析讲到二战后新的国际社会治理结构时说,从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到联合国的成立,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二战时期,44个国家参与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构建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秩序。事实证明,二战后的国际社会治理结构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也是WTO的巨大受益者。他说,新技术不可能止步不前,国际化进程也一样。现今世界变幻莫测,下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治理结构是什么?当前不会有结论,但我们要研究和关注它的趋势,以利于企业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谈到第一个趋势就是“美国优先”政策的示范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说,从政治正确走向国别利益优先,将可能成为国际趋势,多边组织作用也会弱化,民粹主义抬头,国别利益冲突、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将会交织在一起令国际矛盾复杂化。
他说可以预见的第二个趋势就是宏观格局变化将会导致产业经济国际分工的变化,国别利益冲突严重的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将变得风险高、脆弱性强;国际产业链将在国别利益冲突不严重的国家间快速重新组合。
王立新现场发问,你们和你们的企业有建立脆弱性管理思维吗?他谈到,企业运营过程中时刻会面临脆弱性问题,比如资金脆弱性、政治脆弱性、技术脆弱性、知识产权脆弱性等等,只有处于控制地位的企业对于各类变化不担心构成威胁,所以价值链的下游企业在战略层面必须关注风险,必须要有快速应对威胁的应变能力。
王立新谈到趋势三时说,国际多边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在共同利益大且冲突小的国家之间容易达成,在价值观趋同的世界中重构国际价值链,同时扩大“对等原则”范围。
在种种不确定的情境环境下,王立新选择依然努力前行,他说未来二十年他要将达伦特创造成为一个位于全球同行业前列的知名国际企业集团。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企业全球化进程会有更科学的布局与把控。
他最后分析了国际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分工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说,全球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挑战与机遇越多。他强调,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环境下,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制定及全球化战略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刻不容缓。
上一条:我校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举办“期货人才培育班”顺利开班
下一条: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