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首页English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姚宏:扶贫路上一缕光,助力云南,情满山村

2023-09-11  

【人物故事】

姚宏,女,1973年生,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工作十多年来,她先后多次担任本科生、MBA学生班主任,送走了一届届毕业生,赢得了学生的广泛赞誉。

如何让学生毕业后也心系母校,形成班集体持久的凝聚力?姚宏与2020级MBA 9 班姚建海、姜子利、唐丽萍等班委多次研讨,并对大连理工大学对口帮扶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第一中学学生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决定将大连理工大学的影响力带到山村,带领该班17名学生形成持续的阶梯型公益活动。


“不能饿着肚子读书”

今年是大连理工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第十个年头。2020级MBA 9班学生完成了3年在校学习生活。临近毕业,班委们希望组织大家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是提升班级价值内核,保鲜这份弥足珍贵的同窗情谊;二是在从大工带走知识、带走方法、带走友情的同时,也给母校留下一份独属MBA这个群体的印记。姚宏听了班委们的汇报,马上先后联络了学校派驻干部、时任云南省龙陵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国翔宇,几度远程沟通,制定了这个以“彩云计划”命名的公益活动方案。

2023年伊始,姚宏一行4人,在龙陵县委副书记李晓丹、村支书张永达(大连理工外派龙陵县干部)的带领下走访了龙陵县第一中学,了解学习生活状况。

当看到简陋的学生宿舍配置的依然是掉了漆的铁制上下床,10个学生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他们忍不住感叹:这里的学生太不容易了!在参观学生食堂时,发现学生午饭就是简单的白饭加豆芽,几位大工学子有感而发:“看到小孩这样的伙食条件谁不心疼啊,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当天下午,一行人驱车几十公里走访了拟资助学生家庭。虽然天气炎热、山路难走,姚宏仍然坚持按照资助清单挨家挨户详细了解学生家庭困难状况。她对家长说:“学校、社会一定会努力确保解决孩子上学负担,希望你们努力自强!”

随行的姚建海、姜子利、唐丽萍三位同学很少见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如此艰苦。即使这样,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依然积极向上,令他们感动,也更坚定了做好这项公益活动的信心。

他们把这项公益活动叫做“彩云计划”。2023年2月,他们完成第一期资助款征集,共22500元,补助了龙陵县第一中学15名家境贫困的学生,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费及学费。姚宏说未来会带领MBA的学生继续将“彩云计划”持续下去,将大工学子的公益之心与关爱之情千里相送,传递不息。


“但行好事,却把自己放得很轻”

被问到支撑自己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坚定前行的精神支撑时,姚宏说起了自己在大工的收获和感悟:

——大工人有大格局与情怀。大工教育学生要把自己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找寻自身的价值。大工人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深沉的责任感,始终怀揣着对贫困地区的关怀。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大工人永远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大工人有“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的责任与担当。黄大年曾说:“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姚宏并没有把自己局限于社会个体,而是把自己的个性旨趣、人生价值搭载到奉献国家的“大我”之中,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些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像姚宏这样的人创造的。

——大工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姚宏说,扶贫是一项无需回报的纯粹事业,扶贫最大的成就感是获得感幸福感,“能爱”比“被爱”更重要。她带领学生们在资助初期就开始记录自己要做的事情,时常关注被资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慢慢发现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她以“把握当下每一天”的心态尽力多做点事。

梦想不会被大山阻隔,而应成为他们奔向更远更开阔的未来的底气。她和MBA9班的同学们希望龙陵县第一中学的孩子们能够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力量,能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为梦想拼搏。这就是“彩云计划”公益活动的意义所在。


上一条:教师节特辑 | 师说

下一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2022年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青年基金项目交流会在大连召开

关闭